幼儿人际交往能力

时间:2024-02-22 17:35:49
幼儿人际交往能力

幼儿人际交往能力

幼儿人际交往能力,众所周知幼儿园就是不同的孩子带有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,一起成长学习的地方,那么大家知道应该怎么来锻炼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吗,下面就来看一看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吧!

 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1

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?现在小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,特别是在城市里生活,很少会有同龄的小伙伴,长期一个人玩耍会导致交往能力缺失。那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呢。

如何培养幼儿交往能力

1、营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

首先孩子最开始接触的社会关系网就是自己的原生家庭。家庭成员之间应尽量避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,因为这种争执的局面,不仅会让孩子感到紧张、恐慌,还会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一些负面的交往方式,如,恶语攻击对方、动手攻击对方等。

2、家长为孩子树立良好的交往榜样

父母是孩子在成长初期接触到的最多的人,父母在子女心中具有较高的权威,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的时间是最长也最深刻,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孩子学习交往的最好榜样。因此,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则,做到言传身教。有关专家指出:孩子是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习得交往的。孩子从出生起,就一直感受着父母对己对人的态度,并从中模仿家长待人接物的态度与方式。因此,父母应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则,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,否则就无法使孩子信服。

3、给孩子创设交往的环境和机会

现在的独身子女从小就在“四二一” 这种环境中长大的(即四位老人、二个大人、一个小孩),其实他们很渴望能和同龄的伙伴们一起玩,所以我们的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创设孩子与孩子交往的环境和机会,同时家长应鼓励孩子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和同龄人聊天、游戏、出游,绝不能借口文化学习的重要而忽视孩子在这方面的学习。比如多带孩子串门,支持孩子带同伴到家里来玩,不要对孩子们的游戏作过多的限制,更不能以家庭的整洁卫生为由将孩子的朋友拒之门外。 家长在节假日拜访亲友事,不要总将孩子自己留在家或推给老人看着,能带孩子的场合尽量带着孩子。一来可以培养孩子的礼貌用语,丰富孩子的语言,比如见到别人问声好,离开事说声再见;二来可以丰富孩子的交往的经验,比如,到别人家做客时,引导孩子进门时先敲门,得到允许再进入,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时想玩什么玩具要先礼貌地请求,得到允许再玩耍。这样一来,见了生人知道说什么,怎么说,怎么做,孩子便不再怕见生人了。

4、积极教给孩子交往的技能

孩子的社会交往包括孩子与同伴的交往和孩子与成人的交往。孩子与成人交往比较容易,因为成人一般能猜出孩子的意图。成人主要要教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所谓交往技能,是指采用恰当方式解决交往中所遇问题的策略和技巧。比如:友好地与同伴交谈,用别人喜欢的名称招呼他人;理解同伴的兴趣和爱好,既能服从别人的兴趣,但又不盲从;更多地注意他人的长处而不是缺点;喜欢共同分享玩具、活动场地,能给游戏中暂时离去的孩子留下位置并愿意让新同伴随时参加进来,乐于帮助遇到困难或缺乏经验的同伴;在游戏中既能积极地提出建议,又尊重别人意见,不强迫别人接受或服从,能平等地与他人交往,愉快地与同伴合作等。儿童之所以在交往中表现出不恰当的交往行为,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技能,而在交往中,懂礼貌、会合作、分享、守规则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欢迎。

5、了解孩子发展的自然规律,不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

父母们总是急于让孩子尽快掌握成人交往的技巧,其实,孩子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,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能力,一方面需要具备相应的心理成熟度,另一方面就是不断的学习和经验积累,所以,父母要保持平常心,用宽容的态度来看待孩子在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,不要用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。

6、正确面对孩子的交往冲突

家长要清楚,孩子们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、争吵,切不可把孩子间的一些争执、冲突等同于成人之间的矛盾,切忌以“不吃亏”教育孩子,甚至强行干涉孩子,而不让他们碰面交往。当孩子之间产生争吵时,家长首先不要大惊小怪,而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交往中的各种矛盾,让孩子“独自”去学会如何面对交往上的小问题。其次应该适时公正地加以引导,教给孩子一些正确的交往方法,如分享、交换、轮流、协商、合作等,让孩子学着自己解决问题。其次应该适时公正地加以引导,培养孩子勇于改错的精神,能原谅他人,在交往中,能互相帮助,具有同情心。

2、如何提升幼儿交往能力

7、尊重孩子的交往个性,给孩子充分的自由

尊重孩子的交往兴趣,让孩子明白与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权利,处理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。这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肯定,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一步。

尽管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功和快乐都非常有益,但请您不要过分干涉孩子交往的方式。实际上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,交往能力的提高也不只是朋友数量上的增加。您应该知道,即使是个人独处,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。如果您的孩子愿意用他自己的方式与人交往,您就应该尊重他。

一些孩子不愿意主动结交朋友,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和同伴熟悉、友好相处,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欢结伴,喜欢和一大堆朋友玩。无论他选择什么方式,只要孩子愿意、喜欢就可以了,家长只要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指导,过多的介入会使孩子害羞、拘泥,妨碍他们更好地增进彼此间的了解。

8、孩子留有充足的玩耍时间

有些家长在假期里除了让孩子写作业外,还让孩子参加各种特长班,将孩子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,孩子根本没有时间找同伴玩耍,家长还美起名曰:这都是为你好。弄得孩子苦不堪言,无人倾诉。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孩子孤僻内项性格的形成。

因此,家长应合理安排自己和孩子的时间,给孩子留出充足的玩耍时间,让孩子有时间和机会去找去找同伴玩耍。家长也应经常带着孩子走出家门,走向大自然,让孩子接触大自然的山山水水,认识花鸟鱼虫,初步了解社会上的一些常见的事物和社会现象,开阔孩子的视野,陶冶孩子的情操,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开朗的性格,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。

其次,孩子的行为除了从父母、老师等成人那里学习模仿来的以外,绝大部分是从同伴那里学来的,他们通过同伴之间的交往,可以产生认知上的冲突。鼓励、赞许、奖励等外部激励方法,能强化孩子的利他行为,克服消极的行为,但是,在实际生活中,孩子有时不仅依靠外部强化,还要依赖于自身的强化来支持自己的行为。自我强化是孩子在活动前自己先设立一些行为和活动的标准。在活动过程中将自己的活动情况与这些标准进行对照。如果是达到标准的,就愉快、自尊、自豪、满足,从而加强和维持自己的行为,这种自我强化对孩子利他行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9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

及时去发现孩子的每一点变化:课堂上勇敢地举手发言,第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,热情邀请同学 ……此处隐藏2033个字……有气质即神经类型的差异,如有的婴儿活泼或灵活些,有的沉默或呆板些。这种先天气质在后天的环境和条件下,不断发生改变。到3岁前,宝宝的个性特征就明显表现出来。例如:在好奇心的强度方面,有的宝宝有强烈的探索环境的兴趣;有的则对外部的环境很少关心或不关心。在独立意识方面,有的宝宝什么都要求自己来,甚至东西掉在地上,别人帮助拾起来,他硬要重新扔在地上,自己再去拾起来;有的宝宝则什么都要“妈妈帮我……”有明显的依赖性。在与小朋友的交往方面,有的容易合群,有的经常处于遇事哭泣、告状等防御地位。还有的在情绪稳定性方面,有的即使不给他喜欢的玩具,他也能安静地玩别的玩具,有的不给他所要的玩具就哭闹,甚至拒绝要别的玩具。

父母应当重视宝宝最初形成的个性萌芽。因为它虽然还没有定型,但它是未来个性形成的基础。在一般情况下,个性容易沿着最初的倾向发展下去。例如,个性比较顺从的宝宝,容易遵照成人的吩咐和集体规则行事,以后将仍然稳定形成与人和睦相处,守纪律的个性,而最初形成的任性萌芽,要求别人处处依从自己个人的愿望,父母如果迁就他,任性的个性特征也将日益巩固最终定型。因此,父母应抓住宝宝的个性萌芽,对宝宝进行引导和培养,不要纵容宝宝,对其进行良好的教育,以利于最初的良好个性特征的形成。

(5)培养生活能力

①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。

②给幼儿练习和自己动手的机会。

培养宝宝的独立生活能力,其重要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要让宝宝会干什么,还在于要培养宝宝独立、不依赖他人的品质。有的父母总认为宝宝太小,什么也干不好,不如父母自己干省事省心,所以很爱包办代替。比如,很多父母觉得宝宝不会脱鞋、穿鞋,嫌他慢,所以干脆给他穿。但这样做,大大减缓了宝宝习惯各种独立生活能力的速度。所以,让宝宝有机会自己动手练习非常重要。

③给宝宝一定的任务

在日常生活中,可以教宝宝做一些事,如收拾玩具、衣服、放椅子、发筷子等,帮父母拿东西。经常给宝宝一定的任务,不但能提高宝宝的动作能力,还能从小培养宝宝爱劳动的习惯。父母不妨试试。

④结合游戏进行练习

在日常生活中,除了父母直接引导宝宝练习各种动作外,还可以利用游戏,各种活动来练习,如,可通过做模仿操教宝宝学习,练习洗手、洗脸、洗澡、梳头等动作,也可以让宝宝给布娃娃穿脱衣服.鞋袜等。同时,父母可以让宝宝用不穿的衣服练习系扣子等。这些都可以提高宝宝动作的能力。下面介绍2~3岁宝宝模仿操。

第一节:洗手

准备:两手掌相对,身体直立。

动作:两臂肘部弯曲,双手相对互相摩擦,做洗手状。做两个八拍。

第二节:洗脸

准备:双手手掌贴于面部,身体直立。

动作:双手由中间向两侧,由上至下,摩擦面部,做洗脸状。做两个八拍。

第三节:摇头

准备:两手食指轻点腮部,身体直立。

动作:随口令左右晃动摇头,一边一下做一个八拍。

第四节:小鸟飞

准备:两臂下垂,身体直立。

动作:伸双臂平举,一下一下晃动,做小鸟飞状。做两个八拍。

第五节:洗澡

准备:双手放于胸部,身体直立。

动作:双手由脸部向腹部按摩,做洗澡状,做两个八拍。

第六节:揉腰

准备:双手手掌贴于腰部两侧,指尖向下,身体直立。

动作:双手做上下来回按摩,揉腰两个八拍。

第七节:转头

准备:身体直立,两手叉腰。

动作:第一拍头自左旋转90度,双眼注视左后方;第二拍,还原,头转向正中;第三拍,头向右转90度,双眼注视右后方;第四拍,还原。共做两个八拍。

第八节:踏步

准备:两臂下举,身体直立。动作:两臂前后摆动踏步,两个八拍。

训练方法

游戏1:分清早晚

目的:让宝宝从最具体的现象开始学会辨认时间、获得第一个时间概念。

玩法:早晨起床后大人把窗帘打开,让宝宝看到天亮了,太阳出来了,要快点穿衣服,洗漱干净吃早点。宝宝很喜欢早晨,因为吃完早点可以去外边玩耍。

晚饭后天渐渐黑了,室内要亮灯,将窗帘拉上。饭后爸爸在家同宝宝一起玩,或者看电视节目。睡觉前妈妈要带宝宝洗澡,更衣准备睡觉。慢慢的宝宝就会懂得天亮了就是早上,天黑了就是晚上,能分清早晚。也可以找一些图片、画片中让宝宝辨认,让宝宝明白早上是一天的开始,晚上是一天的结束。

游戏2:学数游戏

目的: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让宝宝识数。

玩法:找2个鞋盒和一些大小不等的玩具,大的可在鞋盒中放3~4件,小的可放8~10件。大人和宝宝备用一个鞋盒,把大小玩具装进鞋盒看谁装的多。装好之后将盒内玩具取出排成行,大人和宝宝的玩具作一对一摆好。宝宝虽然数不过来,但会看到多的一行比少的一行长出来。让宝宝逐个去数,也可以专门数多出来的部分。反复几次再摆再数,宝宝可获得直觉的印象:玩具多的能摆得长些,玩具越大装的越少。再玩时宝宝专门挑小玩具放入鞋盒,使自己盒子里装的多些。以后再玩可以准备些大小差别不大的玩具,让宝宝重新作出判断。

游戏3:数数串珠

目的:让宝宝学会按颜色,按数找珠子,按顺序摆好,依次穿上。这是一个综合练习,是手脑并用的游戏。

玩法:让宝宝在练习串珠时数数,如:让宝宝穿上3个红的,1个白的,再穿2个绿的和1个黑的。每一节都要按数去穿,看宝宝能穿对几节。宝宝可以先找出3个红的,1个白的,再摆上2个绿的和一个黑的,将次序放好再开始穿。穿定第一节红的之后再按要求穿白的,按次序摆好再穿不会错。大人可以在旁指导,但不可以代劳。教过一次之后要让宝宝自己去找珠子,自己去摆自己去穿,鼓励独立操作。

如果宝宝记不住四种颜色的数目和顺序,可以从两种作起,如:红的3个白的1个。熟练后加上绿色和黑色,分开步骤使游戏容易些。

游戏4:练习自己洗脚

目的:学习自理,尽早学会自我服务,有利于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。

玩法:睡前让宝宝练习自己洗脚。宝宝将拖鞋、毛巾、肥皂摆好,大人将温水准备好。宝宝自己脱去鞋和袜子,先洗一只脚,用肥皂将趾缝、脚背和脚底洗净,用毛巾擦干穿上拖鞋,再将另一只脚放进盆中洗净,让宝宝练习分别洗两只脚,是因为一只脚仍踏在地上,便于保持身体平衡。待宝宝熟练后,才可将双足一起放进盆中。

游戏5:猜一猜

目的:认识日常用品的用途。

玩法:家长提问让宝宝回答,如:“用什么盛米饭?”“用什么削苹果皮?”“用什么开门上锁?”“外面下雨了,我们要拿什么?”……可以请宝宝提问,有时宝宝有话说不出来,可以让宝宝拿出东西由家长猜。两岁多的宝宝由于词汇太少,常常表达不清楚,如果家长不理解就会十分急躁,这时家长的态度十分重要。如果经常玩“猜一猜”游戏,互相经常用动作和表情来帮助对方猜出来,就可以缓解宝宝表达不清的急躁情绪。而且双方都会使用更多语言之外的交流方法,将来随时有用。

《幼儿人际交往能力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