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措施有哪些
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措施有哪些,随着时间的增长,学前儿童不单只会有自己的自主意识,还会有一定的社交理念,比如说跟其他儿童玩耍,今天跟大家一起探讨的问题是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措施有哪些。
培养学前儿童社会交往的措施有哪些
(一)家庭方面
1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(民主、平等、尊重、和谐的氛围)。
2、家长以身作则(树立良好的`榜样,言教不如身教)。
3、创设更多交往机会(参加活动,接触外面世界)。
(二)幼儿园方面
1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(幼儿感到安全、温暖、信任)。
2、根据幼儿不同社会能力与特点,有针对性为其创设交往的机会。
3、创设不同的游戏活动区(获得交流技巧和社会规则,学会共处与合作)。
4、注重角色游戏的指导(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,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,联系交往的技能)。
5、教师真接参与幼儿的交往活动在交往中给予榜样示范、引导帮助,培养幼儿形成良好、积极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品质。
让学前儿童能够初步理解他人的行为与思想意图,能考虑他人需要,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:基本能独立的解快同件间的冲突:不欺负别人,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,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件、老人和残疾人。
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
豪斯和马森特对一组1-2岁儿童的游戏活动以6个月为间隔做了为期3年的追踪研究。他们发现,随着年龄增长。游戏的认知复杂性越来越高。他们还发现,儿童游戏的认知复杂性和他们的同伴交往能力有显著关系。在间隔6个月的追踪中发现,不管在哪个年龄阶段,儿童的游戏越复杂,他们就越随和,且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和较少的攻击、退缩行为。因此,儿童游戏(特别是假装游戏)的认知复杂性能可靠地预测儿童以后的同伴交往能力。
从婴儿期至学前期儿童游戏活动的认知复杂性的变化:
游戏类型 出现的年龄 描述
平行游戏 6-12个月 两个儿童进行相似的活动,彼此不关注
平行意识游戏 大约一岁 儿童进行平等游戏,偶尔互相看看或监控彼此的游戏
简单假装游戏 1-1.5岁 儿童进行相似的活动,同时,谈论、微笑、分享玩具或者互动
互补和互惠游戏 1.5-2岁 儿童在跑-追游戏或藏猫猫这样的社交游戏中有行为角色的互补
合作性的社交假装游戏 2.5-3岁 儿童玩互补的假装角色游戏(例如:妈妈和婴儿),但是对角色的意义和游戏的形式没有任何计划和讨论。
复杂的社交假装游戏 3.5-4岁 儿童积极计划他们的假装游戏。给每个游戏者分配角色并命名,并提出游戏脚本,当游戏中断时可能会停下来修改脚本。